文/簡仕傑
糧食,新世代的「核武」。誰能主宰世界糧食,誰就是世界強國。
二十一世紀看是和平的世代,但表面之下卻是暗潮洶湧。每個國家都為了自身的利益摩拳擦掌。武器,儘管能嚇阻他國的威脅;然而如此會使自己國家名譽盪到谷底,所以近年來各國已開始轉往其他方面發展,其中又以「糧食」為主要武器。「糧食戰爭」本書不僅將食物的生產、銷售及消費者的關係作深入淺出的介紹,作者引用許多數據佐證,訴說糧食是如何透過市場、權力以及整個世界糧食體系,來控制消費者的選擇;「不是我在選擇食物,而是食物選擇了我。」這話讓我大感吃驚,大企業已經完完全全把我們生活食物掌握在手中,表面上家樂福、大潤發、全聯等大賣場,琳瑯滿目的食物,看似我們可以自由選擇,其實只是虛假的自由,每樣商品在上架前早已被大企業所制定。
撐死還是餓死,肥胖還是飢餓。書中起頭用了如此鮮明的開頭,讓人心中不禁震撼。糧食的認知,在過去只是單純認為就是「食物」,不曾想過它對於世界的戰略性與重要性。書裡從上到下,從裡到外,徹底地為糧食做了梳理,涵蓋了經濟、政治、農業、環境、文化等相關層面,糧食已經不僅是國家與百姓的牽連,如今已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處於四面環海的台灣需要比他國更注意糧食供應與生產;不然不久的將來,台灣的國際情勢將更加嚴峻,咽喉如處於斷頭台上,任人宰割。
作者在書中將糧食系統比喻成漏斗,這個譬喻讓我敬佩作者想像能力。書中寫道:「一切都是因為,全世界農產業是一個兩端寬、中間窄的「沙漏狀」體系──食物要從眾多的農民分配到廣大的消費者手上,必須經過為數甚少的中間商。」消費者和生產者注定了在這場的糧食競爭中是最大的輸家。大型企業壟斷了市場、控制價格,消費者和生產者只能任其宰割,難以抗衡。
大型企業如何以看似公平公正的手法,瞞天過海欺騙消費者與生產者,以致最後消費者和生產者無法擺脫「低價」糧食誘惑,如此精細陷阱,迫使較落後國家的生產者常常因此轉而栽種其他作物,不是不想反抗,而是在起步就已經輸了。此情況發人生省,這些大企業成長壯大後,擁有的力量足以影響國家政策與國際政治,甚至影響貿易協定的談判與簽訂。美國低價小麥大量銷售到全世界就是一例,過去的20年,美國政府一直在提高對農業的直接補貼。1995~2002年,美國共提供了1140億美元的農業補貼,糧食產業利潤的三分之一來自政府補貼。看似政府幫助人民的無私貢獻,背地裡其實不懷好意(尤其對一些南方國家),進行著世紀大騙局。國內的補貼政策或對外的出口政策都是這場世紀騙局起頭,都充滿了業者與政府之間的遊說與利益交換。台灣近年食品公司也漸漸由多數爭奪,變成一兩家公司獨大的情形,極需密切注意市場的供需,避免公司壟斷是場與哄抬物價造成民不聊生惡況,台灣需借鏡世界各國,在尚未「病入膏肓」之際,採取行動。亡羊補牢絕對比守株待兔還要有用。
有人們因為挨餓而死亡是這個世紀最為可悲的事件。拜賜於生物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糧食的產量較上個世紀多出數倍,二十一世紀是人類糧食生產有史以來最為充足的時代;然而糧食危機依然揮之不去在世界各地發生。全球飢荒若是有稍微關注的人都曉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沈恩曾經研究,現代的饑荒其實不是因為「糧食的缺乏」,而是因為人們「買不起食物」。就沈恩觀察一九四三年的孟加拉大饑荒之後,發現當時孟加拉其實不缺食物,反而有豐富的糧食資源。飢荒是因為有不肖商人惡意囤積,致使糧食價格飛漲而街頭那些人因為付不出錢買食物,才會死於飢餓。
與此諷刺的是,現今有數十億人口體重超重,在富裕國家裡肥胖的問題已轉化成為社會與經濟問題,同時在窮困國家仍舊有難以溫飽的貧苦大眾。書裡的闡述並非要我們拒吃食物,而是需要政府、消費者和生產者共同努力,如此才有機會突破「沙漏」實務體系。
「台灣錢,淹腳目」台灣歷經經濟起飛後,脫離了貧困的生活。總認為自己有錢,沒有的東西就進口,豪氣地總以為什麼都買得到。這樣的自信是要不得的心態,書中指出糧食只有四%作為貿易用途,而且八○%的交易量都掌握在ADM、邦吉、嘉吉、路易達孚這四家公司的手中。對於台灣這樣糧食輸入國而言,已經產生了極大的威脅。以黃豆和小麥為例,兩種皆基本食材;但台灣也幾乎不生產;而值得注意的是台灣近年的進口日益劇增,更為重要的是兩種食材就是被四大企業所掌控。如此的困境台灣還不需要注意?
台灣的市場環境其實並不如書中探討到的諸多案例如此極端,全球化變革下,台灣農民也遭遇難以承受的巨變,其中隱含的社會、經濟問題,絕非一句貿易自由、市場機制就能打發。加上大國「強暴式」逼迫進口,對此台灣的農民生活更為困頓。加入WTO等國際貿易組織,開放各國農產品大剌剌地走進台灣市場。面對比本國更低價的糧食,很多貧窮國家被迫放棄本國的糧食生產,轉而購買更低廉的進口糧食,同時也就養成了本國農業的依賴性。書中所示種種,皆須我們注意,政府也更應當拿出魄力推動農業改革,增進我國農業競爭力,降低對外國進口的依賴性。
是誰控制了選擇,市場嗎?還是那些不肖廠商,所以我們必須要做一個適當的選擇,不要一味的被控制和牽引。
《糧食戰爭》指出社會殘酷面,不是要我們哀悼未來的絕望。作者是希望我們注意自己所處社會以非單純,每日所吃的食物都是粒粒皆辛苦;唯有讓大家都了解現況才有辦法解決各種的社會現象。古代文人不願為五斗米折腰時,可以瀟灑的吟詩「採菊東籬下,幽然見南山!」,台灣早年也可以豪邁的喝道「老子大不了回家種田去!」,但如今台灣放眼望過去,還剩多少土地有在耕種。加上近年政府大力倡導提升經濟,都更、科學園區的計畫在台各地「遍地開花」;如此追求經濟長長的情況下,大幅降低了孕育臺灣生命力的農村土地面積,台灣在糧食自主的競爭已緩緩下滑。
要改變現實的環境就要從新開始,政府必須有因應對策,舉個例來說,鼓勵換換口味、精緻化的米食加、突破糧食體系的瓶頸。這樣一來可就能稍微改善現有的狀況,如果要再好,那就要從心做起,如此才能避免台灣赴上「糧食戰爭」這條不歸路。
《糧食戰爭》|拉吉.帕特爾(Raj Patel)著|高寶出版
全球人口即將突破七十億,要餵飽每一個人的糧食總需求量一天天增加,然而,種植這些糧食的農民卻吃不飽,穿不暖?!從「解剖農村」開始,帶領讀者走入有如沙漏一般的世界糧食體系中,去看看消費者自己選擇要吃的食物及食品背後、在看似單純的產銷消(生產、銷售、消費)三環中,隱藏了多少的潛在成本及權力運作。誠如書中所提到的:「我們可以要回糧食系統從我們身上剝奪的東西:對自己的生活、身體和自我形象的掌控權……最重要的也許是,重新發現享用好食物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