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快訊
近期場次
11/06(日)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台灣現狀觀察|李玲玲 11/13(日)原住民狩獵權.文化與動物保育|浦忠勇 11/20(日) 為什麼人類對不同的動物會大小眼? |顏聖紘 11/30(三)「ㄊㄚ快樂 所以ㄋ一ˇ快樂—飲食文化與動物」|陳玉敏

目前分類:城市發展下的邊緣處境系列座談2015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時間:11.22(日)晚間7:30-9:30

講者:洪伯勳(《製造低收入戶》作者,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劉華真(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費用:免費入場,敬請預約

活動地點:小小書房.小小café
地址:新北市永和區復興街36號(捷運頂溪站1號右轉,第一個洞右轉直走1分鐘)
電話:02-2923-1925
smallidea2006@gmail.com

主辦:社團法人台灣小小生活文化創意推廣協會 
smalllife2009.pixnet.net/blog/
smalllife2009@gmail.com
贊助:文化部 http://www.moc.gov.tw

「低收入戶」補助的用意,原本是用來幫助在貧窮線以下的人們,從社會福利制度的角度來看,是社會安全網裏不可忽視的一環。根據《社會救助法》第四條施行的低收入戶補助,乃是以家庭收入作為標準,意即,家庭中所有成員(配偶以及一等親)的收入與財產總加、平均之後低於國家界定的標準,就能成為「低收入戶」。

如此制度下的「低收入戶補助」,真的能幫助到該幫助的人嗎?

此外,此套制度主要乃是根據文件審核,因而,我們容易看到因為準備文件而焦頭爛額的民眾,卻很難看見因為必須審核這些文件而焦頭爛額的公務員。這套低收入戶補助制度是如何被設計出來的呢?當初設計的用意為何?是否能真正落實作為社會安全網的一道重要防線呢?

這場座談將談從「低收入戶補助」作為社會安全網不可忽視的一環、其用意、設計與意義,到深入第一線辦理「低收入戶」業務的公務人員的流程審視、理解台灣公務人員工作的形態,同時揭露出台灣的低收入戶不等於窮人的狀況,進而帶領我們重新思考台灣的社會救助制度,以及整個社福申請流程的種種問題,正視政府「貧窮治理」的真相。

小小生活文化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勞之島  

時間:11.8(日)7:30-9:00

講師:黃怡翎(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陣線執行長)

費用:免費入場,敬請預約

活動地點:小小書房.小小café
地址:新北市永和區復興街36號(捷運頂溪站1號右轉,第一個洞右轉直走1分鐘)
電話:02-2923-1925
smallidea2006@gmail.com

主辦:社團法人台灣小小生活文化創意推廣協會 
smalllife2009.pixnet.net/blog/
smalllife2009@gmail.com
贊助:文化部 http://www.moc.gov.tw

 

提到拼命或者過勞,你的眼前是否會浮現某些身影?甚至是你自己?你能判定拼命或者過勞的不同嗎?是否會擔憂,有一天,拼命的人會就此垮下?腦海裡是否會興起疑惑的念頭:為何一個人要把自己的日子過得如此拼命?不做會怎樣嗎?或者會告訴自己:為了___,不得不這樣啊。工作只有拼命、過勞這樣的選項嗎?

 

過勞與拼命,感覺像是詞語上的不同轉換而已。有些人認為為了賺錢、為了績效、為了升職……辛苦一點無妨,有些人則是因為工作要求、公司要求,為保飯碗不得不配合,缺乏勞工保護政策的情況下,終至身心疲憊,甚至喪命。翻開《過勞之島:台灣職場過勞實錄與對策》,不難發現職場過勞現象幾乎遍佈各個行業,「過勞死」這看似對一般人陌生的詞語,近年勞團因為對於職場過勞、勞工制度的關注與揭露,也逐漸浮上檯面。

 

台灣職場過勞的情況有多嚴重?對抗過勞不是勞工的責任,從雇主到政府,都迴避不了這個責任,但為何這麼多年下來,全島過勞狀況並未緩解呢?面對全球產業競爭,國家、資方要勞工「勤奮」、「拼經濟」的口號,過勞要如何防止?作為一個體制裡的小螺絲釘,要如何去跟整個制度對抗,甚至翻轉?

 

職場過勞要談的不是個案,而是從這些職場案例裡,找到對抗過勞的對策,甚至,萬一自己或者身旁的人有過勞的現象,或是不幸過勞而死,要如何確保自己的權益。面對剝削、不願改善的資方,失能的政府,勞工又可以做些什麼來促成改善?

 

現今,全島的勞動狀況,可以說是「過勞之殤,人人有責」,來關注吧,別再日日抱著炸彈上工,一起拆解它吧!

 

小小生活文化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動物平權  

圖片提供: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

時間:10.25(日)晚間7:30-9:30

講者:林憶珊(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理事長)、萬宸禎(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秘書長)

費用:免費入場,敬請預約

 

活動地點:小小書房.小小café
地址:新北市永和區復興街36號(捷運頂溪站1號右轉,第一個洞右轉直走1分鐘)
電話:02-2923-1925
smallidea2006@gmail.com

 

主辦:社團法人台灣小小生活文化創意推廣協會 
smalllife2009.pixnet.net/blog/
smalllife2009@gmail.com
贊助:文化部 http://www.moc.gov.tw

關於流浪動物,在社區裡經常是可以引爆對立的議題;鄉鎮在開發的過程裡,即便做了環境評估,也通常是犧牲了某些動物的權益,比較好的狀況,也只能做到,在對生態、環境的傷害「減到最低」的情況之下開發。都市發展、開發的腳步越益快速,不僅是人的住居受到擠壓,同樣的,還有生存在這塊土地上的所有生物的命運。

 

動物無法辦法發聲,一旦生存的領地被剝奪,若無法找到合適的棲地,就只能走上滅絕一途。台灣的動物權議題,不僅是都市裡的流浪動物所面臨的生存殊死問題,也是台灣的環境、生態議題。

 

從動物權、動物福利的角度來思考這個議題,將與我們一同共存的生物權益放進環境變動衡量點來討論,是否可能?爭議點有哪些?這場座談,將邀請動物平權促進會理事長林憶珊、秘書長萬宸禎來帶領討論:台灣歷年因為都市發展、開發,瀕臨生存危機的動物處境為何?都市裡的流浪動物何去何從?目前台灣的動物權益保護法案為何?有哪些還亟待爭取?在動物權益保護法案的推廣上,爭議點如何展開對話、討論,並且尋求解方?

 

當我們經常看到許多新聞,像是苗栗石虎、金門水獺(有已經失去棲地的鱟)、白海豚、陸蟹、招潮蟹的棲地(海域)受到危害,除了焦慮、轉貼之外,如果能夠一起參與這些議題的討論,在傳遞自己所關注的議題時,也能夠知道,像動物權益促進會他們對外推廣時,究竟遭遇到哪些阻礙的、反對的聲音,可以作為我們與身旁的人討論的參考。

 

一起來吧!

 

講綱:

我們真能體會到都市文明過度發展,犧牲了些什麼嗎?就拿我們身邊的動物來說,街上的浪犬們,牠們現在都在哪裡? 在華山舊酒廠和河濱地帶,暗夜高架橋下的角落,城市邊陲的廢墟,我們聽到一個個愛媽與浪犬的故事,人和動物都在整座都市的縫隙裡,艱難地生存著。再看看農村吧。都市化的過程拓寬了山區和鄉村的道路,卻也造成棲地動物與人類的衝突。苗栗的石虎、柴山的獼猴,都因為拓展人類交通和遊憩的領域,生存環境從此改變,幾乎一去不返。面對以上種種問題,我們可以有哪些作為?或許,學會接納這個環境中其他生命的存在,和牠們一起生活,避免傷害,彼此陪伴,就是第一步……

小小生活文化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代漂泊協會  

圖片提供:當代漂泊協會

 

時間:10.4(日)晚間7:30-9:00

講者:郭盈靖(當代漂泊協會執行委員、《底層流動/流浪的視界--遊民攝影家的創作歷程紀錄》主編)

費用:免費入場,敬請預約

活動地點:小小書房.小小café
地址:新北市永和區復興街36號(捷運頂溪站1號右轉,第一個洞右轉直走1分鐘)
電話:02-2923-1925
smallidea2006@gmail.com

主辦:社團法人台灣小小生活文化創意推廣協會
smalllife2009.pixnet.net/blog/
smalllife2009@gmail.com
贊助:文化部 http://www.moc.gov.tw

 

「你開罰單給他,開任何申誡單給他都沒有用。結果呢,我們公園處這邊建了功。很簡單,用一個方法效果不錯。就是隨時在那邊噴水,對不對。」

「是的,我們每天有兩次的清洗,那個椅子跟地面的情形。」

「你們想都沒有想到,趕遊民的工作怎麼會變成公園管理處。你知道你的工作現在多神聖。你把遊民弄好,我告訴你,全萬華的人,到時候你到萬華來,每個人都叫你陳英雄。對不對。灑水不能只灑外面噢,OK,你要跟你們局裡講,誰往遊民身上灑就撥獎金。真的。因為這些遊民,真的是太糟糕了。」

 

這是2011年年底的事件。但驅趕遊民,這不是第一件、不是唯一一件,也不是最後一件。打開當代漂泊協會的網站,你會發現,一條一條國內外的新聞,一件件將居無住所者,再驅趕至更難以想像的邊緣之境的事件,都在傳遞一個訊息:解決遊民的方式,就是讓他們從你的眼前消失。消失,看不見,就自然沒有問題了。

 

不是只有萬華有遊民。而倘若說,遊民是「問題」,那麼,它是如何成為問題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只有驅趕嗎?安置?如何安置?安置的場所如何,遊民是可以參與意見的嗎?

 

遊民是人,也是公民。這是當代漂泊協會所提醒之事。然而,沒有住所之人,在這個社會,是否也等同被奪去公民權?

 

第一次聽到當代漂泊協會的名稱,是恰好看到一個「居無定所攝影展」的消息,後來這個攝影展出了攝影集,叫《製造流浪---居無定所的台北寄居蟹》,不久之後協會就與書店聯繫上,在小小販售。同一年年底就發生了應曉薇在議會質詢時的「潑水說」事件,當代漂泊立刻就發表聲明予以譴責。看到新聞,我們當時浮上心頭的是,遊民有這樣一個組織能夠為其發聲真好,但也興起了,希望能有機會更了解這個協會在做的事情。

當代漂泊協會不只就遊民議題發聲,試圖將這個議題背後的結構面揭露,他們也同時成立工作站,舉辦攝影班、木工班、重建遊民的自信與尊嚴,並且協助他們找到合適工作。

 

這些歷程,當代漂泊協會想必走過一條艱困的路。他們要面對的,不只是遊民的處境、民眾的不友善或反對的聲音,以及,官方消極或者甚至形同迫害的制度。請你一起來參與,聆聽當代漂泊協會將帶來的,就發生在你我周遭的故事,非常近,但也極度遙遠。

小小生活文化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