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快訊
近期場次
11/06(日)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台灣現狀觀察|李玲玲 11/13(日)原住民狩獵權.文化與動物保育|浦忠勇 11/20(日) 為什麼人類對不同的動物會大小眼? |顏聖紘 11/30(三)「ㄊㄚ快樂 所以ㄋ一ˇ快樂—飲食文化與動物」|陳玉敏

3895528_1ghrkat_l  

 

注意!每期讀書會皆有固定成員參與,報名表單亦為每期人數,因此報名表單人數不代表每期實際參與人數,請逕直填寫報名表即可

沙貓貓說:很多朋友每次問起小小的文學讀書會,都會害怕,選讀太難的作品,是否會難以進入;閱讀國外的翻譯文學作品,是否會因為翻譯、文化上的隔閡,無法引起共鳴.....種種疑慮。因此,多年前,小小的文學讀書會,就開始不定期引入台灣文學作品的閱讀。並且每一年會選一個主題,擴展閱讀的廣度。今年從9月中到年末,我們將會進入華文主題讀書會時程,連續四個月,我們將一起精讀台灣戰後八〇-九〇年代,解嚴前後女性作家作品,分別是曾心儀、李昂、蘇偉貞以及朱天文。想要培養持續閱讀習慣、透過共讀分享、精讀解析作品以能夠更深入小說解讀的朋友,華文讀書會是非常好的選擇。

時間:
9/16(一)~10/7(一),《曾心儀集》(前衛)
10/14(一)~11/4(一),《李昂集》(前衛)
11/11(一)~12/2(一),蘇偉貞之《封閉的島嶼》(麥田)
12/9(一)~12/30(一),朱天文之《世紀末的華麗》(印刻)

帶領:游任道(華文文學精讀讀書會Leader)
費用:分期報名:小小書房會員每期四堂400元,非會員500元
{分期報名的讀書會成員,於活動期間可享購書8.5折優惠,其他商品95折優惠(含Café區消費),並可立即成為會員,享多種優惠活動}
單堂:小小書房會員單堂100元,非會員150元(享單次購書8.5折、其他商品95折優惠,購書並可立即加入會員,享各種會員折扣)
備註:讀書會課程無法遞補,因此也不退費、不挪到下一梯次,請謹慎評估你的意願以及時間。
人數限制:限額20名,額滿可預約候補。

我們曾經讀過:
6.10~7.1,王聰威之《複島》
4.15~5.6,王文興之《家變》
2.18.2013~3.11.2013,甘耀明之《殺鬼》
1.07.2013~1.28.2013,舞鶴之《亂迷》
11.26.2012~12.17.2012,巴代之《笛鸛:大巴六九部落之大正年間》
9.24.2012~10.15.2012,駱以軍之《月球姓氏》
12.12.2011~1.2.2012,童偉格《西北雨》(印刻出版)
10.17~11.7,陳映真《我的弟弟康雄》(洪範出版)
8.15~9.5,黎紫書《告別的年代》(聯經)
 

地點:小小書房 小小Café 
電話:2923-1925 
傳真:2923-1926 
smallidea2006@gmail.com 永和市復興街36號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小小生活文化創意推廣協會
協辦單位:小小書房

小小生活文化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文文學座談2013  

一個人物的生命史、家族書寫

不僅僅是一個個體或家庭的故事

它,埋藏、對映著

社會、歷史、生活的物質與心理現實處境

 

日常生活中的浮游庶民

各種矛盾折衝的幽微心靈

在外部現實與內在自我間

相互詰抗

 

拆解這無數的家族歷史

演繹、揭露

與我們共存的這塊土地種種

存在的複雜樣貌

 

對象&費用

1.  一般民眾全程12堂免費(需保證金1500元,缺課不超過1/4全額退費)

                  任選6堂,1000元,單堂200元            

2. 協會會員:全程(需保證金1500元,缺課不超過1/4全額退費)|單堂100 

3.可至小小書房繳交或匯款

   匯款帳戶|台灣土地銀行 永和分行 (銀行代碼005)049—001—15502─3
   匯款戶名|社團法人台灣小小生活文化創意推廣協會
   轉帳後請來信或來電確認

 

時間:2013 04.12~07.05,每週五晚間7:30-9:00

地點:小小書房

新北市永和區復興街36號(頂溪捷運站1號出口右轉,涵洞右轉步行一分鐘)

 

報名方式:預約制

1. 網路線上報名 http://blog.roodo.com/smallidea

2. 來信至 smalllife2009@gmail.com 或 來電 02-29231925洽詢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小小生活文化創意推廣協會

協辦單位:小小書房

贊助單位:國家藝術文化基金會

 

講題|課綱|主講者

4/12(五) 

登月走夏──可疑的記憶、奇特的姓氏,父親與隔壁房間的旅人   主講:駱以軍

小說家駱以軍自《月球姓氏》開始,迥異於傳統長篇小說「全景式」的結構,採取碎片般的書寫,拼湊出關於「我」的一集體私域記憶,開啟特異的家族敘事:由此探問身世、探問外省第二代被標籤化與島國荒誕;探問記憶、真實與虛構;傷害、謊言與告白的主題,一路延伸而至《西夏旅館》。如此長期集中關注於特定主題的不斷繁衍,作家駱以軍的創作之路如何可能?是什麼樣的體驗(無體驗?)讓身為小說創作者的他如此著迷與執著?自小說隱喻中現身的作家又將會告訴我們什麼故事?

駱以軍|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研究所畢業。曾獲第三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 長篇小說首獎、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時報、聯合文學短篇小說相關獎項等。著有《臉之書》、《西夏旅館》、《經濟大蕭條時期的夢遊街》、《我愛羅》、《我未來次子關於我的回憶》、《降生十二星座》、《我們》、《遠方》、《遣悲懷》、《月球姓氏》、《第三個舞者》、《妻夢狗》、《我們自夜闇的酒館離開》、《紅字團》;詩集:《棄的故事》。

 

4/19(五)

記憶的工地:駱以軍《月球姓氏》                               主講:楊佳嫻

駱以軍書寫外省族群歷史與記憶的代表作《月球姓氏》,以十數個具有對話、補充關係的章節組織而成。小說一部分是對於童年和青春的家庭記憶與校園生活,以及壓抑的情慾想像有所著墨外,不少篇章的主要視景設定在臺北,故而頗涉及台北都會的空間變遷;另一部分則沿長輩記憶,回溯在大陸上的生活、外省族群逃難來臺的情況,以及開放探親後,以為終於接續了渡海斷裂的過往時光,卻發現一切早已變調,成為一則充滿訕笑的寓言,多年的情懷竟與還鄉後的景觀接不上線了,記憶原來是個修修補補的工地──當然,歷史也是。

楊佳嫻|台灣大學中文所博士。任教於清華大學、台灣大學,研究以臺灣戰後文學與上海四十年代文化為主,尤其關注城市、族群、女性等議題。著有詩集《屏息的文明》、《你的聲音充滿時間》、《少女維特》,散文集《海風野火花》、《雲和》、《瑪德蓮》,編有《臺灣成長小說選》、《青春無敵早點詩》(與鯨向海合編)。

 

4/26(五)

亂迷中的迷亂構句法──小說藝術「形式實驗」的必要             主講:舞  鶴 

過往在評論舞鶴作品時,大多集中於詮釋文本的「內容」,究竟是如何藉由離經嘲諷、戲耍文字,以揭露道德、體制的偽善虛妄為核心。

但對小說家舞鶴來說不管寫任何題材,「形式」是非常重要的。他曾自述,「適當」不足以表達其對長篇小說的追求;既是創作,內容應該是「創作」;同時,跟內容同等重要的,是對於形式的「創作」。然而「形式」究竟如何創生「內容」?在《亂迷》創作歷程中,他是如何藉助小說形式與主題的表裡,演繹所要表達的內涵?舞鶴將親身說明他對小說創作與藝術表現的思索。 

舞  鶴|台灣台南人,當代台灣重要的小說家。作品深具原創性,開拓了台灣小說風格書寫的新頁。著有《悲傷》、《思索阿邦.卡露斯》、《十七歲之海》、《餘生》、《鬼兒與阿妖》、《舞鶴淡水》、《亂迷》(第一卷)。曾獲吳濁流文學獎、賴和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推薦獎、台北文學獎創作獎、東元獎台灣小說獎、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獎、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金石堂二○○○年最具影響力好書、金鼎獎優良圖書推薦獎等。

《餘生》一書的法文版亦於二○一一年,由ACTES SUD出版公司出版。

 

5/03(五)

文字的陣列與硬蕊的書寫                                       主講:楊凱麟

舞鶴是台灣文學史上不能忽視的異質之聲,創作的特色除了狂放顛逆、迂迴嘲諷外,

風格化的書寫是舞鶴作品最主要的特異性。

基於對中文表達的深刻思索與實踐,舞鶴使得我們得以從主流語言的慣性中逃逸出來,創造出全新的文學經驗:一種「硬蕊書寫」所給予的強勢生命實踐。一場藉由「解析舞鶴作品」的實驗,嘗試展現其對中文語言所帶來的重大衝擊與閱讀體驗。 

楊凱麟|巴黎第八大學哲學場域與轉型研究所博士,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研究當代法國哲學,美學與文學評論。著有《分裂分析福柯》、《祖父的六抽小櫃-與台灣老東西相處的真實感動》,合譯《德勒茲論福柯》、《消失的美學》、《傅柯考》等。

 

5/11 (六)

人鬼神的世界:甘耀明論殺鬼體驗                             主講:甘耀明

小說家甘耀明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殺鬼》,敘說的是台灣日治時的皇民化運動二戰結束國民政府來台,到二二八事件的發生,期間一段傳奇故事。在戰爭貧困的逼臨下,在神秘純真的山林裡出現一名想要當野鬼的孩子。人、鬼、神共處的瑰麗世界,餵養了一個少年成長的所有歷程,並隱喻了台灣歷史中身分與認同的擺盪,見證了一塊土地蒼涼中的生命力。童真亢奮的筆觸描繪出的癲狂時代,是魔幻、是真實,抑或鄉野奇談?小說家將與讀者分享此書創作歷程的幽閉與神祕時刻。

甘耀明|東海大學中文系、東華大學創英所畢業。小說曾獲聯合報文學、林榮三、吳濁流文學獎等。多次入選年度小說選,二○○四年獲年度小說獎。著有小說集《神祕列車》、《水鬼學校和失去媽媽的水獺》、《殺鬼》。曾任靜宜大學駐校作家。作品融入客語、文化及歷史,並與民間傳說、習俗編織為一篇篇魔幻寫實的鄉野傳奇,樹立新生代作家中的另翼風格。《水鬼學校和失去媽媽的水獺》、《殺鬼》獲中國時報開卷年度十大好書獎。《殺鬼》亦獲台北國際書展大展獎、博客來年度華文創作之最獎。

 

5/17(五)

殺鬼弒神的魔幻書寫在台灣的意義與變貌?                     主講:戴冠民 

甘耀明的《殺鬼》中,「魔幻寫實」是一種「策略」,也標誌新世代創作的「特殊性」,繪製了台灣的「馬康多」卷軸。魔幻寫實在「跨國移動」、「文學知識」與「網路訊息」流動於不同「土壤」,「誘發」出在地語彙,變貌出台灣語境下具有魅力的人群多元寫真。

內容描繪日治時期的戰爭瘋狂、怪獸火車特攻隊、各種「番人」的形象與處境、錯置與誤識等等的魔幻場景,凝縮於「關牛窩」的異質空間,隱藏台灣歷史進程裡,人們在族群認同上轉換變形,進而顯露作者對於土地的關懷與態度。

戴冠民|中興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生。現職中學國文教師。專注研究台灣文學與現代小。發表與著有期刊論文:〈族群、世代的錄鬼簿──談甘耀明《殺鬼》之庶民認同混聲圖像〉、〈記/寄存於童話之匣的稗史安魂曲:論甘耀明土語境下的記憶.動物.身體〉、〈女性二二八小的抵抗與傷痕──以〈彩妝血祭〉、〈稻穗落土〉、〈夜琴〉為例〉、〈混血公主的背叛?論女性書寫中「陰性」於家族∕庭倫理的逃逸與爆〉等。

 

05/24(五)

巴代的魔幻與寫實.大巴六九部落發現之旅                     主講:陳芷凡 

這是一場大巴六九的發現之旅:第一站停駐於台灣原住民文學的發展脈絡,你將驚豔山有多高、海有多深的動人景致。第二站,走進卑南族的文化生命,這時你或能哼唱陳建年的音樂,親近卑南族傳統智慧,感覺巴代創作的母土與能量。接著,將進入重要的第三站:巴代的創作版圖。史料的骨幹,文學想像與部落經驗的基礎,「以文作史」的筆法,試圖讓讀者於正史之外,領略野史中關於部落、巫術、庶民文化的底蘊。巴代謹慎地根據文獻提出具挑戰性的觀點,實踐原民作家的當代角色。

陳芷凡|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近十年熱衷於原住民文學文化、史料的學習,喜與原住民友人凝視咖啡加高粱的漩渦,一個微笑,整個就栽了進去。主要研究與授課領域為台灣原住民文學與文化、清代台灣遊記、口傳文學與田野調查、民族誌書寫與影像研究、少數族裔文學比較研究等。

 

05/31(五)

一個「有故事的部落」                                          主講:   

小說家巴代說大巴六九部落是個「很有意思」的地方,是卑南族十個部落中擁有最多古謠與巫師,又有國際級的流行歌手,以及七本小說的聚落;卻也是平均教育程度相對低落的貧窮地區。他認為這個「有意思」的發展,一己之力或許難以道盡。但不論土地、管理權如何轉變更迭,與土地有關的部落生活點滴與記憶,應被挖掘保存或流傳。不能讓當時不允被載的,官方記錄碰觸不到的族群性靈,思想與文化核心永遠堙埋在林霧間。

巴代準備與讀者們講講故事,分享這些「有意思」的,卻鮮為人知的部落事。 

  代|卑南族大巴六九部落人(泰安村),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大學兼任講師。曾獲原住民文學獎、金鼎獎最佳著作人獎、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等。著作 有長篇小說《笛鸛:大巴六九部落之大正年間》、《斯卡羅人》、《馬鐵路:大巴六九部落之大正年間》、《走過:一個台籍原住民老兵的故事》、《白鹿之愛》、短篇小說《薑路》,以及卑南研究專書:《Daramaw:卑南族大巴六九部落之巫覡文化》、《吟唱.祭儀:卑南族大巴六九部落之祭儀歌謠》二冊。 

 

6/07(五) 

《家變》的慢書創作與慢讀《家變》的美學                      主講:王文興

 

戰後台灣重要的現代主義小說家王文興的名言:「理想的讀者應該像一個理想的古典樂聽眾,不放過每一個音符(文字),甚至休止符(標點符號)。任何文學作品的讀者,理想的速度應該在每小時一千字上下,一天不超過二小時……」。這些話語深深響著一代的讀書人。這次他將親自帶著讀者一起慢讀咀嚼其經典《家變》小說中的文字。

一場講演的時間,依著「慢讀文字」的方法,絕無可能讀完這部經典作品,唯期待朋友們能藉此一起體驗:小說家「慢讀、慢書」的獨特美學理念與創作歷程。

王文興|福建人,畢業於臺灣大學外文系;美國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 Iowa City)小說創作班,獲藝術碩士學位。回國任教於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擔任小說課程,提倡精讀;後於中文系任教,直到二○○五年退休。王文興為戰後台灣現代主義世代的關鍵人物之一,一九六○年代「橫向移植」西方美學理念的實踐者;曾與白先勇、歐陽子、陳若曦等人創辦《現代文學》雜誌。其人其事,亦如其作品,已然成為台灣文學史的關鍵詞。著有《家變》、《十五篇小說》、《背海的人》等書。

 

6/14(五)

《家變》──「記憶」與「技藝」之書                           主講:洪珊慧

王文興的《家變》猶如一部記憶之書,細膩的生活紀事,隨書中情節的推衍,主角從廈門到台灣、搬徙至台北,五、六○年代的台北生活與街景,依文字栩栩呈現。他刻意以生活細節的文字擬真,營造台灣戰後初期的樣貌和社會氛圍,盡可能達到寫實的境界。除此,他在標點符號更有其創造意旨與意符的企圖,唯當時出版的技術性考量,已將一些特別的設計「標準」化。近年《家變》的手稿研究,讓我們理解作家為達到「視覺的影像效果」,在標點符號上嘗試藉由變體與圖像化的藝術表現,更窺得小說家在寫作最初的創造發想。

洪珊慧|清華大學中文碩士,中央大學中文博士,現為中央大學中文系專案助理教授。主要研究興趣為台灣文學、飲食文學與文化、文學影像記錄。曾參與王文興《尋找背海的人》傳記電影以及第13屆國家文藝獎得主王文興《小說聖徒》紀錄片之拍攝、企劃及文學資料研究工作。

 

6/28(五)

穿梭家族史與境域的地誌學:島中之島                         主講:王聰威

作家王聰威自言,這時期的他的小說喜歡探討空間如何形成,如何被認識。但這個空間不一定指的是實際上的空間,對他來說很大的部分指的是虛構,或僅憑認知得來的空間,作家稱作做「境域」,或說是結界、迷宮,具有神奇性,但同時必須也有邏輯性。

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故事空間?而小說中引入了鄉土感的家族史做為時間軸,時間從虛設的「境域」中流過,閱讀上產生不協調的虛實互見感受,究竟作者的意欲為何?作家王聰威將現場一一為大家說明他的小說機關,佈局與關懷。

王聰威|台大哲學系、藝術史研究所畢業。曾任marie claire執行副總編、台灣明報周刊與FHM副總編輯;現任聯合文學總編輯。作品重詩化語言運用與微物細節速寫、研於打造小說結構與敘述形式的可能,於新生代作家中具鮮明的個人風格。曾獲巫永福文學大獎、台灣文學獎、打狗文學獎等,並得國藝會長篇小說創作補助、高雄文學創作獎助。著有《師身》、《戀人曾經飛過》、《濱線女兒─哈瑪星思戀起》、《複島》、《稍縱即逝的印象》、《中山北路行七擺》、《台北不在場證明事件簿》等。

 

7/05(五)

浮游在記憶之海的蜃樓幻影,一個人的集體島                    主講:江盈佳

王聰威的《複島》乍看寫實地演繹了一個旗津地區的三代家族史故事,但顛倒的時序、夢境般的筆法,實則營造出一則幻境寓言。《複島》裡的〈奔喪〉、〈淡季〉、〈渡島〉、〈返鄉〉,故事主軸圍繞記憶、死亡的恆常存在;時間緩慢的運行和瑣碎的敘事風格,使得故事中的敘事時間彷彿遺失了歷史感,循環往復、躡足爬行縈繞於真實與虛假之間。同時,多重敘事觀點的移動,交錯出多線的故事,為《複島》這塊鄉土開啟一種以小見大的可能,標誌出和前行的鄉土作家截然不同的土地風貌。

江盈佳|畢業於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現就讀清華大學台文所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為《王聰威作品研究》。曾獲全國學生文學獎、入選幼獅文藝youth秀等獎項。 

 

3. 講演時間內容簡表

 

週次

文學講題

講者

第一週

04.12

登月走夏──記憶中的父親奇特的姓氏與隔壁房間的旅人

駱以軍

第二週

04.19

 

記憶的工地:駱以軍《月球姓氏》

楊佳嫻

第三週

04.26

 

亂迷中的迷亂構句法──小說藝術「形式實驗」的必要

舞    鶴

第四週

05.03

 

文字的陣列與硬蕊的書寫

楊凱麟

第五週

05.11

 

人鬼神的世界:甘耀明論殺鬼體驗

甘耀明

第六週

05.17

 

殺鬼弒神的魔幻書寫在台灣的意義與變貌?

戴冠民

第七週

05.24

 

巴代的魔幻與寫實.大巴六九部落發現之旅

陳芷凡

第八週

05.31

 

一個「有故事的部落」

巴    代

第九週

06.07

《家變》的慢書創作與慢讀《家變》的美學

王文興

第十週

06.14

《家變》──記憶與技藝之書

洪珊慧

第十一週06.28

 

穿梭家族史與境域的地誌學:島中之島

王聰威

第十二週07.05

 

浮游在記憶之海的蜃樓幻影,一個人的集體島

江盈佳

 

 

小小生活文化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間:4.7~5.26號,每週日早上10:00-12:30,一共八週
費用:免費參與(需繳保證金1000元,缺課不超過2堂全額退費)

講師:虹風(小小書房文學讀書會leader、小小書房店主)

地點:小小書房.小小café
電話:2923-1925
smallidea2006@gmail.com
永和市復興街36號(捷運頂溪站1號右轉,第一個洞右轉直走1分鐘)

全台灣各地有上千個大大小小的讀書會,每一個讀書會的目標、組成,以及維繫的方法都有所不同。有些讀書會乃是透過共讀,分享生命經驗、生活點滴;有些則是目的性地探索某個特定的知識領域範疇;有些讀書會的目標,則是為了拓展過於封閉的交友圈、生活圈;也有些讀書會,則是以凝聚一個團體的共識、向心力為方向……

組織一個讀書會困難嗎?很多曾經組織過讀書會的朋友,可能會告訴你,跟一群同好,發起一個讀書會沒有想像的困難,然而,要有效的維繫、持續運作讀書會,會是更大的挑戰。

這次的工作坊,特別將小小書房文學讀書會六年多的運作方式、概念,透過概念講解以及實務操作方式,跟學員分享:一個讀書會要如何能夠有效運作;要如何吸引既有成員持續參與;引導人的帶領方式、風格牽涉到什麼;如何在流失舊學員之後,繼續吸引新血加入?

一起來參與,然後,籌備、發起你心所嚮往的讀書會吧!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 社團法人台灣小小生活文化創意推廣協會

課綱&內容簡介:
第一週 為什麼要組織讀書會?
每個人想要發起讀書會的理由不同,有人想要藉由閱讀,分享生命經驗、生活點滴;有人想要探索某個知識領域範疇;有人想要透過讀書會,讓自己有固定閱讀的習慣;有人想要藉由書本拓展交友圈、生活圈;也有些人,想要藉由讀書會,凝聚一個團體的共識、向心力……組織一個讀書會,首先要先釐清,想要組織讀書會的目的與初衷。

第二週 讀書會書單的建立
書海浩瀚,要怎麼找到一個讀書會可以讀的書?從自身的興趣、閱讀範疇出發,拉出自身閱讀的光譜,讀書會的組織,要從建立自己的書單開始!

第三週 讀書會成員何處尋?
除了身邊的親朋好友之外,要如何找到其他志同道合的讀書會成員?將讀書會的目標、方向、書單建立之後,接下來要教你如何招攬成員!

第四週 備課:如何準備讀書會會前資料?
讀書會雖然不是授課,但也不是帶著一本書,就可以把讀書會帶好,更不能把找到的所有資料,通通都「扔」給讀書會成員。作為一個讀書會的引導人,要如何準備讀書會會前的功課呢?這包含一本書的閱讀重點摘要、輔助資料的蒐集,以及事先預備的提問方向等等要訣噢!

第五週 讀書會帶領法則與要訣
如果一場讀書會,是來聽引導人長篇大論、侃侃而談,那麼不久之後,讀書會的成員可能會陸續流失。讀書會的「引導人」,顧名思義,是以輔助、協助的角色,讓讀書會能夠順利的運作。這週要來分享,讀書會引導的幾點重要法則及要訣。

第六週~第七週 實務課程:來帶讀一本書吧!
前五週所累積的讀書會引導概念,在這週開始要進行實務練習。將學員分成10~15人的小組,共讀一本書,分別練習帶領方法,記錄下每一個人備課、帶領時所遇到的困難與解決方法討論。

第八週 成果分享會:心得與模擬「招收組員」
分享工作坊的心得,並且將自己所設計的讀書會的目標、方向、書單等內容,製作成招募成員的ppt,以促成未來讀書會的具體成形!

小小生活文化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民生社區金石堂  

二十年,它靜靜的站在那裡,伴我們度過了二十年。那是個在絕佳三角窗位置的三層樓書店,橙黃色的招牌,在夜晚發出的溫馨光芒,就像冬天微甜的熱飲讓人暖上心頭。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養成的習慣?經過的時候,總會不自覺的仰頭嗅嗅空氣中的咖啡香。三不五時,也會買些書走進一旁可愛的甜甜圈專賣店品味一個悠閒的午後。

或許一開始,是從自動門流洩出的的冷氣吸引了在夏天傍晚汗流浹背的我們。而後,漸漸地,它成為我們買文具、等人的最佳選擇。甚至,若要尋一處在學校和家短短的距離之間一處心靈的綠地,不假思索的,它就是那樣的存在。

不知不覺間,連書店裡頭冷氣的味道也儼然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不論是調皮的國小時期、總被沉重的書包壓的喘不過氣的國中時期,或者是逐漸在長成的過程中變的有些驕縱的高中時期,它總是那個回家路上我最期待經過的地方。只是一秒的冷氣、五分鐘的暢銷書概覽,如今皆已成了記憶。

是不是隨著時代的進展,人們也捨棄了捧著紙本的感動呢?遺忘翻一本重量可觀的書的踏實,忘記偶然覓得一本舊書的驚喜與好奇,以至於寧可在家中乘涼也不願站在書店裡看一本好書?人總說,「在失去之後才知原本的可貴」,而事情正是如此。雖然,我們很難得的才會買下一本書:雖然我們都利用書店訂演唱會門票、拿博客來商品,但是當它真的消失的時候,我們才發現原來它已經是我們生活中那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一天,它變成了一個空洞黑暗的位置。在外求學兩個月後,乘了高鐵只為再見它一眼。我似乎已經能夠感受到我連續爬了兩層樓梯而趕到的痠痛。我是多麼的期待看到那樣黃底黑字的招牌在下一秒映入我的眼簾!我興高采烈的坐上公車,早已忘記通車的疲憊、忽略行李的重量,一路上盡在盤算著下車後要用幾秒過馬路衝進那個書香滿溢的地方。一站、兩站、三站,在長庚醫院來個右轉彎,剩三站,再兩站,最後一站……。我看到的是被拆下招牌、打掉裝潢,沒有燈光的空洞黑色。於是,一個星期,半個月,四個禮拜過去,它便空在那裡,耐心等待填補它搬走的空缺,等著一個重生的契機。

時間悄悄的路過。每當社區民眾從對面走過,總會情不自禁的朝裏頭多看兩眼,猜測著這樣氣派的三層樓,除了那樣的書店,還有誰能撐起這個獨一無二的街角位置呢?一個月、兩個月,無奈的走向兩站之外搬家後規模大不如前的書店。那個清空的街角,下一次回家,它會是什麼樣子呢?

那個街角,又再次亮起的燈光,只是這一次,我的腳步不敢稍有遲疑。迎接我的,不再是那個有些棕色的黃色看板,不再是那個微黃燈光、歡迎各個階層、各個年紀留戀的地方。象牙白的招牌,相映透出鑽石般光芒的採光,保全的深藍制服催促著我們這群學生走快些,別做無謂的停留。二十年,也不過如此稍縱即逝,一丁點的痕跡、氣味都不留。只是偶爾,在公車上迷迷糊糊地醒來,仍彷彿會看見那一棟曾經佇立在那裏二十年的橙黃色書店。

 

蔡佳恩


即日起~8.31{書店記憶徵文——那些年,我家旁邊的書店}

http://smalllife2009.pixnet.net/blog/post/19179714

投稿:email至smalllife2009@gmail.com

透過大家的接力書寫,將所有的書店記憶以網站串連,或許我們可以從中拼湊出一個獨具台灣風格的書店風景,那些曾經存在過的、未來即將要出現的社區書店都會從中浮現。徵文主題詳見活動海報及官網主文,文長1000字~2000字,請附上書店相關照片或圖檔,以作為活動網站文章連結之用。投稿一經採用,將先行發表於活動網站,將於9月底選出十篇好文,每篇致贈稿酬1000元。

※所有經網站刊登的文章,包括主辦單位,將不得用於商業使用。若未來有出版需求,將另行支付版稅、稿費。 

文章標籤

小小生活文化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猶記得小時候,還是個鄉下孩子,每天上學放學,途中只會經過雜貨店,如果要去書店,還要父母載到市區的書局,且書局也只有兩間,一間價格稍微比另一間貴一點,但東西較齊全多樣化,店老闆感覺是個精明的生意人;另一間則是一對夫婦,他們同時也是麵擔家族的成員,夫婦都很和善,所賣的東西以國小學生常用的用品為主,價格平易近人,有國小學生所需的作業簿、黏土、彩色筆等東西,更甚者,還兼賣國小自然課要用到的蠶寶寶。

小時候當然是很愛去價格比較便宜的那一家書店,因為在手上沒有幾個錢的小孩子而言,也是能省則省,親切和善的店主夫婦當然也是原因之一。小時候畢竟有些小孩子的夢想,例如:因為畫好了圖受到了老師的誇讚,當然小小的心裡的驕傲竟也大大的膨脹了起來。於是就在進去那家書店之後,看到了那漂亮的一盒一盒的粉臘筆,於是心裡就開始想如果只用那一盒只有12色的粉臘筆哪夠阿!根本畫不出來繽紛的色彩,於是便央求媽媽買下那盒24色的粉臘筆,無奈媽媽覺得可以用就好了,我便執拗的覺得母親虧待了我,也在那裡灑下了傷心的眼淚。

後來國中了之後,開始有了讀書的些許壓力,踏足的腳步終於跨到了另一個鄉鎮,在那裡也開始買了一些自修,回到家作練習,有時買回家的自修不見得全作完,但是心裡總是比較心安,覺得多了一些準備,似乎就多了一份希望。國中時沒有什麼休閒娛樂,脫下了國小的無憂無慮,國中時多了一些成熟,雖然還是青澀的小毛頭,但對於一些事物上,卻自覺比班上的男生成熟了些,閒瑕時候便會跨到附近鄉鎮的書店看些書,在這裡有一些暢銷的書及經典,感覺上選書很用心,符合這個年紀開始探索世界的真實面,卻又不失少許童話的快樂。會喜歡在這家書店也是因為它的氣氛,不會因為在那邊待了稍微久一點就受到老闆眼光的驅逐,那種眼光之銳利會讓人整個望之卻步。當然這種在書店看書是沒有很好的行為,但是如果經濟上許可,我也會想說要在這邊多買一些書以作為回報當時未能買下太多書及在那邊多看了些書的店小姐的寬容。

大學時去過大大小小的書店,各有各的特色,二手書店總能在裡面挖到無盡的寶藏,或許還有前人留我下的筆記,也可一窺前人的字體是娟秀或者狂放,來猜測此人的個性,也是一番樂趣,但妙的是,通常整理清楚的筆記不會在此出現,因為如果是極其用心在用這本書的作者通常會把它留存下來,當作自己努力的痕跡,也有些風格獨具的書店,裡面會賣些藝術設計的書籍,但可惜在當時讀課外書也或許是學生也不再花許多錢買價格貴一點的書籍,竟有些書店原在學區附近遷移它處了。

現在已嫁作人婦的我,仍不免把去書店當作一場小旅行,在偶然的一個午後,或許可以忙裡偷閒一番,去那邊找找心愛的書籍,學學那些烹飪的巧思,或者恃意的在陽台種種花草,體驗花草雜誌那種綠意盎然的感受,對我來說,只要翻開書就能在書裡徜徉,聞著書頁的油墨,便能到另一個國度裡去感受書中的靜謐與快樂時光。

 

風之舞


即日起~8.31{書店記憶徵文——那些年,我家旁邊的書店}

http://smalllife2009.pixnet.net/blog/post/19179714

投稿:email至smalllife2009@gmail.com

透過大家的接力書寫,將所有的書店記憶以網站串連,或許我們可以從中拼湊出一個獨具台灣風格的書店風景,那些曾經存在過的、未來即將要出現的社區書店都會從中浮現。徵文主題詳見活動海報及官網主文,文長1000字~2000字,請附上書店相關照片或圖檔,以作為活動網站文章連結之用。投稿一經採用,將先行發表於活動網站,將於9月底選出十篇好文,每篇致贈稿酬1000元。

※所有經網站刊登的文章,包括主辦單位,將不得用於商業使用。若未來有出版需求,將另行支付版稅、稿費。 

文章標籤

小小生活文化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